“数智”赋能 推动乡村“治”理变“智”理发表时间:2023-05-22 14:50 在数字乡村建设中,乡村数字治理因其重要性和复杂性而受到产业界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数字技术通过“数据+整合”“数据+服务”“数据+预测”等手段赋能乡村各领域、各要素,让乡村治理更高效惠民,这样的案例在持续涌现。 另一方面,乡村数字治理技术人才紧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有限、数字治理平台建设不完善、以数字化技术运用为核心的乡村治理与以人情伦理为核心的乡土社会难以适配,这些问题和疑虑也不容忽视。 2023数字乡村暨智慧农业博览会,特设数字乡村馆,也将有中国联通、中国铁塔、汇通达、新华三等龙头企业在内的多家展商,现场展示前沿且多样化的乡村数字治理解决方案、技术和产品。大家关于乡村数字治理的一些疑问,或许可以在那里找到答案。 接下来,分享一篇中国联通的故事,一窥其在乡村数字治理中的实践探索,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到展会现场交流挖掘更多干货~ 中国联通 展位号:J04 养鱼,有鱼塘宝帮忙,种菜,有大棚宝助力……伴随着农业农村的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农民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位于南京江宁区秣陵街道南部的建东村,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智能。 据介绍,南京联通持续助力江宁区数字乡村建设,不断完善通信基础设施,打造精品网络,全面提供 5G、宽带“双千兆”服务,推动“智慧党建、综合治理、科技助农”等数字化场景在建东村落地生根,促进建东村基层治理能力有效提升、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真正做到了数字进农村,村民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此前疫情期间,南京联通组织“青年突击队”,第一时间在13个村组全部安装云喇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云喇叭,以应急喊话、音频播放、文字转语音等方式,告知村民及时做核酸,也可以点对点分批控制每个村组的云喇叭,有效分流了待检测人员,大大降低了人员聚集传染的风险。通过建东村数字乡村标杆复制推广,南京联通已在江宁禄口街道、六合马鞍街道、溧水蟹塘村、六合钱仓村等60多个街道、村部署乡村云喇叭。 建东村有留守、独居、残疾等老人44人,南京联通为建东村量身打造了智慧养老平台,为这些老人配备养老智能手环,全方位提供健康监测、一键报警急救、刷脸用餐等多项服务。 建东村还部署安装了联通自研AI智能监控平台,安装高清动态“神眼”设备,目前26个主要路口和值守点安装了高清监控设备,通过一个屏幕、一个平台,可以看到村里的各个角落,有效减少了渣土偷倒、垃圾偷排、物品丢失、秸秆焚烧的异常情况,全面提升了综合治理能力,村民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安全。目前建东村家家户户的安全情况,街头巷尾的治理情况,在村委会的数村平台上一目了然。 此外,当地还建设了防汛预警系统,加强水浸情况监测,在统一平台及时推送水位异常环境状态及预警信息,做到对于危险汛情“可知、可感、可测、可控”。 南京联通还围绕特色农业生产需求,提供便捷可靠智能的环境监测产品,有效促进建东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收益。 比如基于数字乡村自研平台开发的“大棚宝”,实现智能检测棚内温度、湿度,实时预警提醒等功能,种植户通过手机或电脑即可查看棚内各项指标,并自主设置阈值与告警提醒,通过实时阈值告警,提升人员巡田效率,有效阻止突发环境变化或管理失误等所造成的减产现象,实现了智慧种植。 而对于养鱼人家来说,渔管家数字化应用产品可以帮助渔民智能化养殖。哪吒河生态养殖场王场长表示,自从用了渔管家,能够实时掌握鱼塘内的水体溶解氧,在氧含量低时联动增氧机进行智能控制,真正实现数字化养殖,全环节可管可控,节省人工成本近30%,而且再也不用夜里起来几遍去巡塘,更不用担心高温缺氧的情况发生。目前建东村300多亩的鱼塘内已经持续落地安装了6套渔管家,通过精准增氧每亩年节约电费800-1000元,有效降低翻塘情况发生,提升产量,养殖户每亩年增收1000-1200元。 南京联通依托数字乡村自研平台,还打造了智慧党建模块,该村党总支通过平台将党务公开、“三会一课”、党员信息、工作纪实、党建知识学习等党务工作都搬上云端,村内党员只要登录“数字乡村平台”微信小程序,就能随时随地看到党建动态。 点击了解2023大会详情 观众报名方式 |